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 诗词原文,本文共9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篇1:符读书城南韩愈诗词
韩愈 唐
木之就规矩,在梓匠轮舆。人之能为人,由腹有诗书。
诗书勤乃有,不勤腹空虚。欲知学之力,贤愚同一初。
由其不能学,所入遂异闾。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
少长聚嬉戏,不殊同队鱼。年至十二三,头角稍相疏。
二十渐乖张,清沟映污渠。三十骨骼成,乃一龙一猪。
飞黄腾踏去,不能顾蟾蜍。一为马前卒,鞭背生虫蛆。
一为公与相,潭潭府中居。问之何因尔,学与不学欤。
金璧虽重宝,费用难贮储。学问藏之身,身在则有余。
君子与小人,不系父母且。不见公与相,起身自犁鉏。
不见三公后,寒饥出无驴。文章岂不贵,经训乃菑畬。
潢潦无根源,朝满夕已除。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
行身陷不义,况望多名誉。时秋积雨霁,新凉入郊墟。
灯火稍可亲,简编可卷舒。岂不旦夕念,为尔惜居诸。
恩义有相夺,作诗劝踌躇。
篇2:符读书城南原文及译文
木材能按照圆规曲尺最成器具,是因为木工和轮舆匠人的辛勤劳动;人之能够成才,是因为饱读诗书。诗书中的知识只有勤奋才能获得。不勤奋肚子里就空虚。人之初生,学力都是一样的,并无贤愚之分,由于有的不能勤学,所走的门径也就不同,两家生子时一样聪明,年岁稍大,在一起玩耍嬉戏,就像一个队里的鱼群一样。到十二三岁,各人表现出来的就稍稍不同。到二十岁,就变得差别很大,像一条污渠映在清沟中一样。到三十岁,人已长成,区别如龙和猪一样―――原因就在于勤学与否。黄金璧玉虽是重宝,难以储藏,学文藏在自己的身上,身在就用之有馀。积水池里的水没有源头,早晨还满满的,晚间就干涸了。人不懂得古今之事,就像牛马穿着人的衣服,将深陷于不义之地,还想什么得到名誉。
韩愈主要功绩:
政治
在政治上,韩愈反对藩镇割据。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,郭预衡指出:韩愈《平淮西碑》的主要倾向是“反对藩镇割据,而歌颂平叛的胜利;赞扬主战派,而批评主和派”,认为“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,不应因为碑文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”,而且他“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,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一时一事,他在一系列的'文章里都贯穿着这个思想。”他在思想上,崇奉儒学,力排佛老。
文学
韩愈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。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,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。韩愈文章气势雄伟,说理透彻,逻辑性强,被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。时人有“韩文”之誉。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,称为“杜诗韩笔”;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。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,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韩诗力求新奇,重气势,有独创之功。韩愈以文为诗,把新的古文语言、章法、技巧引入诗坛,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,扩大了诗的领域,纠正了大历(766年—780年)以来的平庸诗风。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,他也有独到的建树,大力提倡儒学,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,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。
他的古文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。论说文气势雄浑,结构严谨,逻辑性强,记叙文则爱憎分明,抒情性强,韩文雄奇奔放,风格鲜明,语言上亦独具特色,尤善锤炼词句,推陈出新,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,至今还应用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。
教育
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,担任国子监祭酒,招收弟子,亲授学业,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。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,广招后学。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中,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,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,就是自己的老师;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,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。
史学
唐时人称韩愈有史家的笔力,等到他撰写《顺宗实录》,由于繁简不当,叙事取舍也不恰当,深为时人指责。穆宗、文宗都曾命令史官增添修改,但那时韩愈的女婿李汉、蒋系官居显位,诸位史臣很觉为难。而韦处厚则另撰《顺宗实录》三卷。
个人资料:
韩愈(768年—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汉族,郡望河北昌黎,世称“韩昌黎”。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因谥号“文”,又称“韩文公”。贞元八年(792年)中进士,曾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,任裴度的行军司马。
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苏轼称其著有《韩昌黎集》四十卷,《外集》十卷,《师说》等等。他提出的文道合一、气盛言宜、务去陈言、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,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。
篇3:符读书城南,符读书城南韩愈,符读书城南的意思,符读书城南赏析
符读书城南,符读书城南韩愈,符读书城南的意思,符读书城南赏析 -诗词大全
符读书城南作者:韩愈 朝代:唐 体裁:五古 木之就规矩,在梓匠轮舆。人之能为人,由腹有诗书。
诗书勤乃有,不勤腹空虚。欲知学之力,贤愚同一初。
由其不能学,所入遂异闾。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
少长聚嬉戏,不殊同队鱼。年至十二三,头角稍相疏。
二十渐乖张,清沟映污渠。三十骨骼成,乃一龙一猪。
飞黄腾踏去,不能顾蟾蜍。一为马前卒,鞭背生虫蛆。
一为公与相,潭潭府中居。问之何因尔,学与不学欤。
金璧虽重宝,费用难贮储。学问藏之身,身在则有余。
君子与小人,不系父母且。不见公与相,起身自犁I。
不见三公后,寒饥出无驴。文章岂不贵,经训乃。
潢潦无根源,朝满夕已除。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
行身陷不义,况望多名誉。时秋积雨霁,新凉入郊墟。
灯火稍可亲,简编可卷舒。岂不旦夕念,为尔惜居诸。
恩义有相夺,作诗劝踌躇。
篇4:城南联句韩愈古诗诗词
竹影金琐碎,--孟郊
泉音玉淙琤。琉璃剪木叶,--韩愈
翡翠开园英。流滑随仄步,--孟郊
搜寻得深行。遥岑出寸碧,--韩愈
远目增双明。乾穟纷拄地,--孟郊
化虫枯挶茎。木腐或垂耳,--韩愈
草珠竞骈睛。浮虚有新劚,--孟郊
摧扤饶孤撑。囚飞黏网动,--韩愈
盗啅接弹惊。脱实自开坼,--孟郊
牵柔谁绕萦。礼鼠拱而立,--韩愈
骇牛躅且鸣。蔬甲喜临社,--孟郊
田毛乐宽征。露萤不自暖,--韩愈
冻蝶尚思轻。宿羽有先晓,--孟郊
食鳞时半横。菱翻紫角利,--韩愈
荷折碧圆倾。楚腻鳣鲔乱,--孟郊
獠羞蠃蟹并。桑蠖见虚指,--韩愈
穴狸闻斗狞。逗翳翅相筑,--孟郊
摆幽尾交搒。蔓涎角出缩,--韩愈
树啄头敲铿。修箭袅金饵,--孟郊
群鲜沸池羹。岸壳坼玄兆,--韩愈
野麰渐丰萌。窑烟幂疏岛,--孟郊
沙篆印回平。痒肌遭眊刺,--韩愈
啾耳闻鸡生。奇虑恣回转,--孟郊
遐睎纵逢迎。颠林戢远睫,--韩愈
缥气夷空情。归迹归不得,--孟郊
舍心舍还争。灵麻撮狗虱,--韩愈
村稚啼禽猩。红皱晒檐瓦,--孟郊
黄团系门衡。得隽蝇虎健,--韩愈
相残雀豹趟。束枯樵指秃,--孟郊
刈熟担肩赪。涩旋皮卷脔,--韩愈
苦开腹彭亨。机舂潺湲力,--孟郊
吹簸飘飖精。赛馔木盘簇,--韩愈
靸妖藤索絣。荒学五六卷,--孟郊
古藏四三茔。里儒拳足拜,--韩愈
土怪闪眸侦。蹄道补复破,--孟郊
丝窠扫还成。暮堂蝙蝠沸,--韩愈
破灶伊威盈。追此讯前主,--孟郊
答云皆冢卿。败壁剥寒月,--韩愈
折篁啸遗笙。袿熏霏霏在,--孟郊
綦迹微微呈。剑石犹竦槛,--韩愈
兽材尚拏楹。宝唾拾未尽,--孟郊
玉啼堕犹鎗。窗绡疑閟艳,--韩愈
妆烛已销檠。绿发抽珉甃,--孟郊
青肤耸瑶桢。白蛾飞舞地,--韩愈
幽蠹落书棚。惟昔集嘉咏,--孟郊
吐芳类鸣嘤。窥奇摘海异,--韩愈
恣韵激天鲸。肠胃绕万象,--孟郊
精神驱五兵。蜀雄李杜拔,--韩愈
岳力雷车轰。大句斡玄造,--孟郊
高言轧霄峥。芒端转寒燠,--韩愈
篇5:韩愈《谢自然诗》诗词原文
韩愈《谢自然诗》诗词原文
谢自然诗 韩愈 唐
果州南充县,寒女谢自然。童騃无所识,但闻有神仙。
轻生学其术,乃在金泉山。繁华荣慕绝,父母慈爱捐。
凝心感魑魅,慌惚难具言。一朝坐空室,云雾生其间。
如聆笙竽韵,来自冥冥天。白日变幽晦,萧萧风景寒。
檐楹暂明灭,五色光属联。观者徒倾骇,踯躅讵敢前。
须臾自轻举,飘若风中烟。茫茫八纮大,影响无由缘。
里胥上其事,郡守惊且叹。驱车领官吏,氓俗争相先。
入门无所见,冠履同蜕蝉。皆云神仙事,灼灼信可传。
余闻古夏后,象物知神奸。山林民可入,魍魉莫逢旃。
逶迤不复振,后世恣欺谩。幽明纷杂乱,人鬼更相残。
秦皇虽笃好,汉武洪其源。自从二主来,此祸竟连连。
木石生怪变,狐狸骋妖患。莫能尽性命,安得更长延。
人生处万类,知识最为贤。奈何不自信,反欲从物迁。
往者不可悔,孤魂抱深冤。来者犹可诫,余言岂空文。
人生有常理,男女各有伦。寒衣及饥食,在纺绩耕耘。
下以保子孙,上以奉君亲。苟异于此道,皆为弃其身。
噫乎彼寒女,永托异物群。感伤遂成诗,昧者宜书绅。
篇6:韩愈送惠师的诗词原文
韩愈送惠师的诗词原文
惠师浮屠者,乃是不羁人。十五爱山水,超然谢朋亲。
脱冠剪头发,飞步遗踪尘。发迹入四明,梯空上秋旻。
遂登天台望,众壑皆嶙峋。夜宿最高顶,举头看星辰。
光芒相照烛,南北争罗陈。兹地绝翔走,自然严且神。
微风吹木石,澎湃闻韶钧。夜半起下视,溟波衔日轮。
鱼龙惊踊跃,叫啸成悲辛。怪气或紫赤,敲磨共轮囷。
金鸦既腾翥,七合俄清新。常闻禹穴奇,东去窥瓯闽。
越俗不好古,流传失其真。幽踪邈难得,圣路嗟长堙。
回临浙江涛,屹起高峨岷。壮志死不息,千年如隔晨。
是非竟何有,弃去非吾伦。凌江诣庐岳,浩荡极游巡。
崔崒没云表,陂陀浸湖沦。是时雨初霁,悬瀑垂天绅。
前年往罗浮,步戛南海漘。大哉阳德盛,荣茂恒留春。
鹏鶱堕长翮,鲸戏侧修鳞。自来连州寺,曾未造城闉。
日携青云客,探胜穷崖滨。太守邀不去,群官请徒频。
囊无一金资,翻谓富者贫。昨日忽不见,我令访其邻。
奔波自追及,把手问所因。顾我却兴叹,君宁异于民。
离合自古然,辞别安足珍。吾闻九疑好,夙志今欲伸。
斑竹啼舜妇,清湘沈楚臣。衡山与洞庭,此固道所循。
寻崧方抵洛,历华遂之秦。浮游靡定处,偶往即通津。
吾言子当去,子道非吾遵。江鱼不池活,野鸟难笼驯。
吾非西方教,怜子狂且醇。吾嫉惰游者,怜子愚且谆。
去矣各异趣,何为浪沾巾。
篇7:韩愈《游城南·题于宾客庄》原文注释
《游城南十六首·题于宾客庄》作品介绍
《游城南十六首·题于宾客庄》的`作者是韩愈,被选入《全唐诗》的第343卷。
篇8:韩愈《游城南·题于宾客庄》原文注释
作者:唐·韩愈
榆荚车前盖地皮,蔷薇蘸水笋穿篱。
马蹄无入朱门迹,纵使春归可得知。
篇9:韩愈《游城南·题于宾客庄》原文注释
①于宾客:指于頔。元和八年九月,为太子宾客;十年十月,迁户部尚书;十三年以太子宾客致仕。
②榆荚:榆树的果实。形似钱而小,又称榆钱。车前:即车前子,植物名。大叶长穗,好生道边。
③蘸水:指倒垂水中。
④朱门:古代王侯贵族的大门漆成红色。这里指于頔的住宅。于頔曾担任过宰相,封燕国公,后失势。
《游城南十六首·题于宾客庄》作者介绍
韩愈(768—824) 字退之,洛阳人,文学家,世有韩昌黎、韩吏部、韩文公之称。三岁即孤,由嫂抚养成人,贞元进士。曾官监察御史、阳山令、刑部侍郎、潮州刺史、吏部侍郎,卒赠礼部侍郎。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,又反对藩镇割据。尊儒反佛,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。
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、汉散文传统,积极倡导古文运动,提出“文以载道”、“文道合一”的观点。《师说》、《进学解》等,皆为名篇。韩诗力求创新,气势雄伟,有独特风格,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,延及清代 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《游城南十六首·题于宾客庄》繁体对照
卷343_64遊城南十六首·題於賓客莊韓愈
榆莢車前蓋地皮,薔薇蘸水筍穿籬。
馬蹄無入朱門跡,縱使春歸可得知。
★ 韩愈的诗词
★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
★ 战城南原文及赏析



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