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联故事——洪承畴与史可法
2014-05-16 09:05:41 来源:语文学习网 评论:0 点击:
傅山先生生于明朝末年,是朝廷命官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,心情十分悲痛,便携带家眷隐居在太原晋祠,行医为善。
清朝皇帝知道傅山先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,多次派大臣前来劝他入朝做官,他回话说:“如果相逼,只有一死。”后来,傅山先生听到和他同做官的洪承畴父子投降了清朝,并做了大官;史可法坚守扬州,宁死不屈,以身殉职,一恨一叹,便提笔写了一副对联:
父成丑,子成丑,父子成丑,洪承畴;
君可法,臣可法,君臣可法,史可法。
“成丑”是“承畴”的谐音,是对洪承畴的丑恶行径的嘲讽;“可法”是借用史可法的名字,表彰他的爱国精神是可以效法的。
清朝皇帝知道傅山先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,多次派大臣前来劝他入朝做官,他回话说:“如果相逼,只有一死。”后来,傅山先生听到和他同做官的洪承畴父子投降了清朝,并做了大官;史可法坚守扬州,宁死不屈,以身殉职,一恨一叹,便提笔写了一副对联:
父成丑,子成丑,父子成丑,洪承畴;
君可法,臣可法,君臣可法,史可法。
“成丑”是“承畴”的谐音,是对洪承畴的丑恶行径的嘲讽;“可法”是借用史可法的名字,表彰他的爱国精神是可以效法的。
上一篇:对联故事——烧鹅会走路
下一篇:对联故事——“伊尹一人”